网站首页 团队简介 研究方向 团队成员 在研项目 校外平台 科研成果 获奖与荣誉 仪器与设备 团队制度
最新消息
Team profile
 
最新消息 首页>最新消息
喜讯:团队论文《再生水消毒副产物的检测、生成与控制》荣获2024年度“水循环创新奖(论文奖)”
 

          2025413日,在云南昆明举办的第九届水处理与循环利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国际水循环研讨会上,团队博士毕业生廖雨枫(第一作者)、王正(团队优秀博士毕业生)、潘旸(副教授)及李爱民(教授,通讯作者)完成的学术论文《再生水消毒副产物的检测、生成与控制》荣获大会颁发的2024年度水循环创新奖(论文奖)。该奖项旨在表彰在水循环利用领域具有重要理论创新或实践价值的优秀研究成果。

左五为本论文第一作者廖雨枫)


会议与颁奖情况

水处理与循环利用学术会议是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为促进学术交流,于2017年开始每年举办的全国性学术会议。会议秉承简约、绿色、时尚原则,以引领学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支撑科学管理为目标,形成了沉浸学术、创新引领、务实本真、开放平等的会风。会议以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学术交流,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高度认可,已发展成为水环境领域的重要学术会议。

本届会议(第九届)以水循环利用与人水和谐共生为主题,围绕水处理与循环利用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开展了多场学术报告与研讨。同时,为鼓励广大科研工作者把优秀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中文期刊,提高中文期刊学术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国的科研成果服务于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大会组委会从数百篇参评论文中评选出20项“水循环创新奖(论文奖)”,廖雨枫论文因其必要性和前瞻性脱颖而出。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背景下,污水再生利用已成为兼具环境保护与资源循环双重价值的重要战略。作为保障再生水安全的关键环节,消毒处理能有效灭活病原微生物、阻断介水疾病传播,但同时消毒剂与水中残留有机物反应生成的消毒副产物(DBPs)可能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影响再生水的安全利用。本文系统综述了再生水消毒过程中DBPs的检测分析方法、生成机制(包括前体物特性、消毒工艺参数及水质条件的影响)以及全过程控制策略(涵盖源头削减、过程优化和末端处理),并进一步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再生水安全利用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

团队与后续研究

团队长期致力于毒害有机污染物控制及资源化研究,近年来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Water Research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本次获奖是对团队科研工作的充分肯定。团队将以此为契机,未来将进一步深化在新型微污染物的风险管控及水质安全保障方面的研究,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应用,为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前沿、高效的科技支撑。

 

2025415

 

 
版权所有:李爱民教授研究团队 All Rights Reserved.